[实用新型]缓冲高压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2813.9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立平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69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尤其是一种缓冲高压油缸,具有缸筒、端盖、活塞杆和活塞,活塞杆伸出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活塞杆上的缓冲套与端盖上缓冲口间隙配合;缓冲套外圆上对称加工有两条斜扁;缓冲套的环形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有径向第一油槽;活塞杆上装缓冲套位置处加工有沟槽,沟槽上套有开口的不封闭缓冲环,缓冲环的后端面上开有径向的第二油槽,缓冲环可在缓冲沟槽内轴向前后移动;缓冲环与缓冲沟槽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缓冲套和缓冲环的结构,缓冲套上设置径向油槽,结构上解决了现有高压油缸在活塞杆完全伸出时缓冲存在抖动和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在刚缩回时也会出现抖动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高压 | ||
【主权项】:
1.一种缓冲高压油缸,具有缸筒(1)、端盖(2)、活塞杆(3)和活塞(4),设定活塞杆(3)伸出的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活塞杆(3)外圆与端盖(2)的内圆液密封,活塞(4)外圆与缸筒(1)内圆液密封,所述的活塞(4)将缸筒(1)的内腔分隔成前腔(1-2)和后腔(1-1),用于活塞杆(3)伸出的进油口(5)与所述的后腔(1-1)相通、回油口(6)与所述的前腔(1-2)相通,其特征是:所述活塞(4)前部与活塞(4)相近的活塞杆(3)上套有缓冲套(7),缓冲套(7)的后端面顶在活塞(4)的前端面上,缓冲套(7)的前端面顶在活塞杆(3)的台阶端面上,所述的回油口(6)设置在活塞(4)前方的端盖(2)上,回油口(6)与前腔(1-2)之间的端盖体为端盖(2)的缓冲口(2-1),所述缓冲口(2-1)的内径大于活塞杆(3)的外径;所述缓冲套(7)靠近后端的外圆上向后开有坡口(7-1);所述的缓冲套(7)的内径与活塞杆(3)配合部位外径为间隙配合;所述缓冲套(7)的环形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开有径向的第一油槽(7-2),缓冲套(7)环形前端面上第一油槽(7-2)的截面面积大于后端面上第一油槽(7-2)的截面面积;所述的活塞杆(3)上装缓冲套(7)位置上加工有沟槽(3-1),所述沟槽(3-1)内套有开口的不封闭缓冲环(8),缓冲环(8)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缓冲环(8)的后端面上开有径向的第二油槽(8-1),缓冲环(8)可在沟槽(3-1)内轴向前后移动;缓冲环(8)将缓冲套(7)与活塞杆(3)之间的环形空隙分隔成前空隙和后空隙,缓冲环(8)在沟槽(3-1)内处于最前方时具有被液压油撑开、外圈贴紧缓冲套(7)内圈、前端面贴紧沟槽(3-1)端面的结构、所述的前空隙和后空隙由缓冲环(8)的开口导通;缓冲环(8)在沟槽(3-1)内处于最后方时,缓冲环(8)与沟槽(3-1)之间的间隙以及缓冲环(8)后端面上的第二油槽(8-1)导通所述的前空隙和后空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立平,未经汪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328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采集自动识别系统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基于WEB的灯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