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镁镍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983.2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苏革;孙武珠;曹立新;柳伟;刘天中;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致变色镁镍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首先将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用活化的4分子筛干燥48小时后,再经过减压蒸馏除去杂质;然后将主盐高氯酸镁、氯化镍和支持电解质高氯酸锂分别在1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后放于真空干燥箱内备用;再将铜片表面的划痕和油污去掉;将上述的主盐及支持电解质用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高氯酸镁浓度为0.2mol/L、高氯酸锂浓度为0.2mol/L、氯化镍浓度为0.02mol/L的溶液,并向该溶液通氩气以赶出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氧,最后利用三电极体系在恒温恒电位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沉积而得到。本发明方法简单,无需热处理等复杂的后处理工序,能有效控制薄膜的透光性和反射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镍合金 薄膜 电化学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致变色镁镍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用活化的
分子筛干燥48小时清除其中的水分后,再将其减压蒸馏除去杂质;然后将主盐高氯酸镁、氯化镍和支持电解质高氯酸锂分别在1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后放于真空干燥箱内备用;再将作为基体的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把铜片表面的划痕和油污去掉;将上述的主盐及支持电解质用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高氯酸镁浓度为0.2mol/L、高氯酸锂浓度为0.2mol/L、氯化镍浓度为0.02mol/L,的溶液,并向该溶液通氩气30分钟,赶出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氧;最后利用三电极体系在恒温恒电位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沉积,且恒电位电沉积时间为30S-6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939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压型高频链逆变器
- 下一篇:袋式过滤器外框折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