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8632.6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英;邹晓;胡海燕;罗力;赵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79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从采集自然保护区的蝉拟青霉菌株中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菌落致密丰满,而且培养后期明显具有角变分离的原始菌株,显微镜观察其角变均具有该种典型的产孢结构者为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2)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经用培养基培养蝉拟青霉1周后,采用0.05%吐温80水将蝉拟青霉孢子从培养皿或试管斜面洗下分生孢子并稀释成1×106-1×107分生孢子/ml浓度的蝉拟青霉孢子液,将感染体置于蝉拟青霉孢子液中感染后,20℃-28℃常温培养2至3周获得蝉花。本方法简单易行,能获得与自然山林采集的蝉花一样的感染体,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从采集自自然保护区的蝉拟青霉菌株中选择生长速度较快,菌落致密丰满,而且培养后期明显具有角变分离的原始菌株,显微镜观察其角变均具有该种典型的产孢结构者为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2)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经用培养基培养蝉拟青霉1周后,采用0.05%吐温80水将蝉拟青霉孢子从培养皿或试管斜面洗下分生孢子并稀释成1×106-1×107分生孢子/ml浓度的蝉拟青霉孢子液,将感染体置于蝉拟青霉孢子液中感染后,20℃-28℃常温培养2至3周获得蝉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86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电动机绝缘电阻检测装置
- 下一篇:冷光标志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