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4280.0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1563995A 公开(公告)日: 2009-10-28
发明(设计)人: 林天国 申请(专利权)人: 林天国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C1/00;A01C21/00;A01C14/00
代理公司: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尹光成;余丽生
地址: 610400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间管理三大生产操作过程。其中育秧过程含有良种选择及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四个生产步骤;其移栽过程包含有无水整田,打窝、施肥、移栽、浇定根水五个生产步骤;其田间管理是在水稻草拔节之前,只让大田保持湿润不用淹水,在水稻进入拔节生长期才对大田淹浅水直至水稻成熟。该栽培方法在栽秧时节,无论遇到任何干旱,任何缺水情况下都能适时栽种,及时栽种,不仅可节省大量的水,而且能确保水稻的稳产高产。
搜索关键词: 水稻 水旱 移栽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间管理三大生产操作过程,其特征在于:其育秧过程含有良种选择及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四个生产步骤,所述良种选择及处理是可选择川香优2号或川香9838或II优7号或D优68号的品种作为种子,并将所选种子用重量比1∶1000的强氯精液浸泡24小时后备用,所述苗床制作是选离大田近背风向阳的地块做田床,其每亩大田备苗床25平方米,应在该苗床内施入1-2挑人畜粪、1千克-2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1千克钾肥、0.2千克-0.4千克尿素,再将泥土碎细整平,浇透水,然后将苗床内的泥土打成泥浆,在打泥浆的同时还一边将每张带有孔穴的塑料玉米育秧盘一张挨一张地平放在打好泥浆的苗床面上,并让塑料玉米育秧盘的孔穴底部与苗床表面接触,接着用已备用好的细土注入每个塑料玉米育秧盘的孔穴内,其注入量为每孔穴容量的2/3,所述播种是将备好的种子向塑料玉米育秧盘的孔穴摆种,按每个孔穴摆一粒种子进行,摆种后再用细土盖好,盖土厚为5-6mm,接着用扫把扫去塑料玉米育秧盘格壁上的泥土,以防串根,之后用喷雾器喷水湿润表面的盖土,最后给苗床拱上地膜即可,所述苗床管理是拱膜时间控制在18天-25天,除炼苗、施肥、施药时揭膜外,其它时间一律不揭膜,另外播种5-7天出苗后炼苗1-2天,炼苗后浇水一次,以后每星期浇水一次,另外在移栽前施一次防治一代螟虫及稻瘟病的农药;其移栽过程包括无水整田、打窝、施肥、移栽、浇定根水五个生产步骤,所述无水整田是将前作物已收获的干田直接用人工翻挖或机械旋耕将泥土整细,所述打窝是按行距35-45cm、窝距20-25cm打窝或开沟,每亩为7000-8000窝,所述施肥是按每亩过磷肥50千克、碳铵50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混合均匀后均等地施入每个窝内,另准备5-6千克尿素用于追肥,所述移栽是在移栽前3天停止对苗床浇水,起苗时握住幼苗基部直接拔起,要让根坨不松散,根坨重量保持在30-100克重,然后将带泥根坨的秧苗放入窝穴中央摆正,再将秧苗的根坨掩上细土并压实,其泥土不能盖住秧兜,所述浇定根水是在移栽后立即对每窝浇水1千克-2千克,然后再在三天之内浇复活水1-2次;其田间管理是在水稻拔节之前,大田只需保持湿润,不用淹水,在水稻进入拔节生长期才对大田淹浅水直至水稻成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天国,未经林天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428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