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准直孔系结构及其实现监测原子束冷却效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207.6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保;马艳;张宝武;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预准直孔系结构及其实现监测原子束冷却效果的方法。该预准直孔系结构,包括一个主预准直孔和两个监测孔,其中的两个监测孔的尺寸相同并且对称的分布于主预准直孔的两侧,三个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激光汇聚原子束沉积过程中,当穿过主预准直孔的原子被沉积基片阻挡时,可通过监测穿过两侧监测孔的原子在荧光探测区产生的荧光斑点冷却前后相对于原子束中轴的分布情况来间接的反映穿过主预准直孔原子束的冷却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容易实现,而且可以有效地监测穿过主预准直孔原子束的冷却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预准直孔系 结构 及其 实现 监测 原子 冷却 效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预准直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主预准直孔和两个监测孔,两个监测孔对称的分布于主预准直孔两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02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