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867.1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杨瑞崧;王洪;宋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羽 |
地址: | 110044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8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18公斤/亩;15-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15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本发明具有降低土壤修复的技术成本、缩短修复周期、避免修复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芳烃 污染 农田 土壤 农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其特征是: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农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土壤翻耕制垄,共翻耕两次,两次翻耕间隔10-15天;翻耕深度20-30厘米;垄间间隔25-35厘米;(2)、第二次翻耕第一次翻耕后的垄脊;(3)、在两次翻耕后的农田中种植紫花苜蓿种子,种植在垄脊上,种植株距5-8厘米;(4)、种植紫花苜蓿同时施氮肥1次,施量为12-18公斤/亩;15-20天后,施钾肥一次,施量为10-15公斤/亩;(5)、紫花苜蓿生长期结束后,收割地上植株部分;然后翻耕土壤一次,翻耕深度20-30厘米,翻耕部位为垄沟和垄脊;(6)、测试多环芳烃总去除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118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