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氟米松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244.0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袁媛;彭池方;李秋生;谢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G01N33/531;G01N33/536;C07J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氟米松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化工领域。本发明是以双氟米松为原料,利用丁二酸酐与双氟米松反应生成双氟米松琥珀酸半酯,得到人工半抗原;利用活性酯法使半抗原转变为活性酯中间体,然后使之与牛血清蛋白结合,制备双氟米松的人工抗原即双氟米松-牛血清蛋白。本发明合成了双氟米松的人工抗原,所制备的产品可用于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方法的研究,合成步骤简洁,有效,完全可用于免疫分析当中,为以后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可以满足国内对其研究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氟米松 人工 抗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双氟米松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双氟米松为原料,利用丁二酸酐与双氟米松反应生成双氟米松琥珀酸半酯,得到人工半抗原;利用活性酯法使半抗原转变为活性酯中间体,然后使之与牛血清蛋白结合,制备双氟米松的人工抗原即双氟米松-牛血清蛋白;步骤为:(1)人工半抗原的制备:双氟米松和丁二酸酐配料摩尔比为1∶3,称取双氟米松0.4mmol和丁二酸酐1.2mmol置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5mL无水吡啶,在60℃下加热搅拌6h,将反应物转入10mL含10%盐酸的4℃冰水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离心除去吡啶及过量的丁二酸酐,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离心,干燥箱干燥后得到双氟米松半抗原,置于4℃保存;硅胶薄层板的制作:称取硅胶12g,溶解在40mL 0.5%质量浓度的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成糊状,超声波振荡1分钟,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阴凉处自然干燥后,放入105℃的烘箱中活化1h,最后放入干燥箱中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硅胶薄板下端1cm处作一水平线,吸取反应液1μL点于线上,点样结束后吹干,将薄板放入层析缸中,层析液为甲醇∶氯仿∶氨水体积比为21∶78∶1,展开至薄板3.5-4cm处,取板,吹干溶剂,将薄板置于紫外分析仪中,在254nm波长观察,在Rf为0.21处观察到显色点作为反应终点;(2)人工抗原的制备:制备A液:称取0.09mmol半抗原,0.09mmol N-羟基琥珀酰亚胺,0.099mmol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于20mL烧杯中,溶解于1.8mL的二氧六环中,室温下搅拌过夜,离心后弃沉淀,清液为活性酯中间体,为A液;磷酸盐缓冲液:将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4.7mL与0.2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5.3mL混合即为pH8.0的磷酸盐缓冲液;制备B液:称取120.6mg的牛血清蛋白溶解于9mL的p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低温搅拌半小时,此液为B液;在4℃低温搅拌下,将A液逐滴地滴加到B液中,全部滴完后,混合液搅拌1小时恢复至室温,即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透析袋前处理:取10cm的透析袋,于沸水中煮沸10min,再用60℃的去离子水冲洗3min,保存在4℃去离子水中备用;将人工抗原混合液移入透析袋中,用2×2L的超纯水透析3天,最后使用冻干法将透析袋中的液体制成粉末,即得到人工抗原:双氟米松-牛血清蛋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3524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