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槽小修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960.8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尹国勋;王忠全;程守勇;周生权;阳志强;龙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楠 |
地址: | 1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小修判定方法,它通过初次判定和二次判定对电解槽进行小修判定,首先从槽龄、槽壳、槽破损前期的生产情况,进行初次判定,然后根据初步判定对电解槽停槽进行刨炉,并按整个槽膛阴极炭块破损状况,侧部内衬受损状况,及整个小修工程量是否经济等三个方面进行小修槽可行性判定。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造性是对电解槽小修的判定形成标准,规范施工,避免小修不确定性和不规范带来的经济损失。然后通过电解槽小修对局部破损电解槽进行修理,缩短修理周期,降低大修成本,延长电解槽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小修 判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解槽小修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a、初次判定:电解槽的槽龄≤800天;槽壳变形尺寸热态≤100mm,冷态≤80mm;槽壳焊缝未开裂,摇篮架未断裂;在电解槽内,电解槽破损部位≤3处,异常的阴极钢棒温度及槽壳钢板温度的位置,在1~3组阴极碳块范围内,铝液上阴极糊料和碳块漂浮的面积≤30%;b、二次判定:对电解槽进行解剖刨炉,在阴极碳块底部取15个均匀分布的测量点,测量的阴极炭块平均上抬量≤50mm,最大上抬量≤70mm;阴极碳块底部的耐火砖衬和保温砖衬未受到损伤,结构良好;阴极碳块上形成的冲蚀坑,面积≤0.5m2,深度≤100mm;阴极碳块出现的层状剥落,剥落的厚度≤50mm,总面积≤2m2;侧部碳块与伸腿糊料之间的裂缝宽度≤3mm,深度≤100mm,裂缝的位置在2~3块阴极碳块的范围内;侧部碳块的厚度≥100mm;周围糊与阴极碳块之间的裂缝宽度≤5mm,深度≤100mm,裂缝位置在2~3块阴极碳块的范围内;人造伸腿表面脱落的长度≤2米,且脱落的周围糊块厚度≤80mm;周围糊之间起层、夹铝、夹电解质的部位,长度范围≤2米,且总面积≤2m2;电解槽同时满足上述a和b两个要求后,即可进行电解槽小修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79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焙烧车间与炭块库的配置方式
- 下一篇:容器用铝合金箔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