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微型薯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71705.2 申请日: 2007-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1233824A 公开(公告)日: 2008-08-06
发明(设计)人: 芦翠华;邸宏;石瑛 申请(专利权)人: 芦翠华;邸宏;石瑛
主分类号: A01H1/06 分类号: A01H1/06;A01H4/00;C12N15/82;C12N15/87;C12N5/04;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黑龙江省哈尔滨***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马铃薯微型薯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马铃薯微型薯的准备、(2)菌株的活化及菌种的准备、(3)侵染和共培养、(4)转基因植株再生和(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建立了一个适合多种马铃薯品种的微型薯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以微型薯为外植体,经农杆菌侵染后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直接分化出抗性芽,经生根诱导后获得完整再生植株,转化频率均为50%以上,达到用马铃薯微型薯为转化受体,建立一个高效及适应性广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目的。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 高效 遗传 转化 方法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马铃薯微型薯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1)马铃薯微型薯的诱导取脱毒试管苗,经过炼苗后,从培养基中连根拔出,移栽于温室,经过60-80d的生长,微型薯达到2-5g重,即可收获,晾干后保存;(2)菌株的活化及菌种的准备取低温甘油保存的农杆菌,涂布于固体Yeast Extract Peptone培养基上,28℃下倒置暗培养,使其活化;3d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含50mg/L卡那霉素、50mg/L利福平和50mg/L链霉素的Yeast Extract Peptone液体培养基中,28℃下160rpm/min振荡培养过夜;取700μl该菌液接种于70ml相同的Yeast Extract Peptone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18h后,将达到对数生长期的菌液置于离心管,4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重悬于Murashige和Skoog液体培养基,稀释至OD值0.5-0.8;(3)侵染和共培养取收获后打破休眠的脱毒微型薯,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浸泡30s、0.1%的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清洗5次后,去皮切成厚度为1mm的薄片,用制备好的农杆菌菌液侵染薯块5min,然后用无菌滤纸将多余菌液吸去,接种于含有3.0mg/L玉米素和1.0mg/L吲哚乙酸的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上,共培养2d,培养条件为温度24℃,黑暗;(4)转基因植株再生培养将共培养后的微型薯薯块用无菌水清洗2-3次,接种于含有玉米素、吲哚乙酸、进口头孢噻肟钠和卡那霉素的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中进行植株再生培养,培养条件为24℃,光照强度1500Lux,每天16h光照,8h黑暗;在再生培养基中经过45d的培养后,将产生的健壮绿色丛生芽切下,转移至添加头孢噻肟钠和卡那霉素的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使其形成完整的马铃薯转基因植株,培养条件为温度24℃,光照强度1500Lux,每天16h光照,8h黑暗;(5)转基因植株的检测采用PCR、Southern杂交及生物学方法鉴别再生植株,最终获得马铃薯转基因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翠华;邸宏;石瑛,未经芦翠华;邸宏;石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17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