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涡轮叶轮减重新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2697.5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朝臣;赵俊生;胡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0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付雷杰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增压器涡轮叶轮减重新型结构,用于车用涡轮增压器,属于机械工程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该增压器涡轮叶轮减重新型结构,内六方与涡轮叶轮同心,位于减重孔外侧,用于增压器转子的定位和装配;减重孔与涡轮叶轮同心,位于内六方内侧并与之相连通;摩擦焊锥孔位于轮背一侧,与涡轮叶轮同心,用于与轴的摩擦焊,增加摩擦焊有效焊接面积。本发明主要通过数值分析与结构优化,结合涡轮叶轮铸造工艺及装配等因素,最终确定的增压器涡轮叶轮减重新型结构。本发明有效地减轻了涡轮叶轮重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大了摩擦焊有效面积,提高了涡轮叶轮与轴的连接强度,改善转子的质量分配,提高了转子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涡轮 叶轮 新型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增压器涡轮叶轮减重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六方(1)与涡轮叶轮同心,位于减重孔(2)外侧,用于增压器转子的定位和装配;减重孔(2)与涡轮叶轮同心,位于内六方(1)内侧并与之相连通;摩擦焊锥孔(3)位于轮背一侧,与涡轮叶轮同心,用于与轴的摩擦焊,同时能增加摩擦焊有效焊接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269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重复出示项的鉴别
- 下一篇:数字影像装置以及辨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