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线性补偿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632.7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明;杨鹏;蒋亚东;吕坚;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3/24 | 分类号: | G05F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线性补偿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IPTAT电流产生部分、ICTAT电流产生部分、低温段补偿电流ICL产生部分和高温段补偿电流ICH产生部分。该电源在传统一阶曲率补偿的基础上,将整个温度范围分成高、中、低温三段,对每个温度范围内的输出电压分别进行补偿,使得输出电压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有多个局部极值点,达到分段补偿的目的,从而有效改善了输出基准电压的温度特性,降低温度系数,提高输出电压的精度。此外,该电路能够通过调节电阻比值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用较为灵活。整个电路功耗很低,占用芯片面积较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线性 补偿 cmos 基准 电压 | ||
【主权项】:
1、一种分段线性补偿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IPTAT电流产生部分、ICTAT电流产生部分、低温段补偿电流ICL产生部分和高温段补偿电流ICH产生部分:①IPTAT电流产生部分,包括:PMOS管M1,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经电阻器R1后接三极管Q1的射级,Q1的基极与集电极极接地;PMOS管M2,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接三极管Q2的射级,Q2的基极与集电极极接地;运算放大器A1,其同相输入端接PMOS管M1的漏极,反相输入端接PMOS管M2的漏极,输出端接M1和M2的栅极;②ICTAT电流产生部分,包括:PMOS管M3,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接三极管Q3的射级,Q3的基极与集电极极接地;PMOS管M4,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接电阻器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2,其同相输入端接PMOS管M3的漏极,反相输入端接PMOS管M4的漏极,输出端接M3和M4的栅极;③低温段补偿电流ICL产生部分,包括:PMOS管M5,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漏极接NMOS管M15的漏极,M15的栅极和漏极短接,源极和衬底接地;PMOS管M6,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漏极接NMOS管M16的漏极,M16的栅极和M15的栅极相接,源极和衬底接地;PMOS管M7,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接NMOS管M16的漏极,栅极和漏极短接;PMOS管M8,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M7的栅极,漏极接R5和R6的公共端C,输出低温补偿电流ICL;④高温段补偿电流ICH产生部分,包括:PMOS管M9,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漏极接NMOS管M17的漏极,M17的栅极和漏极短接,源极和衬底接地;PMOS管M10,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漏极接NMOS管M18的漏极,M18的栅极和M17的栅极相接,源极和衬底接地;PMOS管M11,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漏极接NMOS管M18的漏极,栅极和漏极短接;PMOS管M12,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M11的栅极,漏极接电阻器R4和R5的公共端B,输出高温补偿电流ICH;⑤基准电压Vbg产生部分,包括:PMOS管M13,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漏极接电阻器R3和R4的公共端A;PMOS管M14,该管的源极和衬底接电源,栅极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漏极接电阻器R3的一端VB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963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圈绝对式偏振角度传感器
- 下一篇:绿色环保型立体稻鸭共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