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扑翼推进的仿生水下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5371.0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97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宗光华;毕树生;徐一村;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扑翼推进的仿生水下机器人,由壳体、左柔性翼、右柔性翼、动力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有减速电机、齿轮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两个舵机、两个连杆、两个升降舵和方向舵;动力单元和控制单元固定在壳体内,左柔性翼的前缘梁通过左翼根安装在左摇杆的左翼根轴上,左柔性翼的翼面根部与壳体固连;右柔性翼的前缘梁通过右翼根安装在右摇杆上的右翼根轴上,右柔性翼的翼面根部与壳体固连;动力单元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翼的往复转动,能够传递较大的动力;升降舵、方向舵由两个舵机分别控制,无耦合关系,控制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推进 仿生 水下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柔性扑翼推进的仿生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左柔性翼(2)、右柔性翼(3)、动力单元(4)和控制单元(5)组成;所述动力单元(4)包括有减速电机(401)、以及主动齿轮(415)、左齿轮(413)和右齿轮(414)构成的齿轮组、以及左传动连杆(409)、右传动连杆(410)、左曲柄(419)、右曲柄(418)、前机架(402)、后机架(403)、左摇杆(417)和右摇杆(416)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有两个舵机、两个连杆、两个升降舵和一个方向舵;动力单元(4)和控制单元(5)固定在壳体(1)内;左柔性翼(2)的前缘梁(202)通过左翼根(201)安装在左摇杆(417)的左翼根轴(407)上,左柔性翼(2)的翼面(203)根部与壳体(1)左侧固连;右柔性翼(3)的前缘梁(302)通过右翼根(301)安装在右摇杆(416)上的右翼根轴(408)上,右柔性翼(3)的翼面(303)根部与壳体(1)右侧固连;减速电机(401)安装在电机架(404)的一端上、电机架(404)的另一端安装在后机架(403)上,减速电机(4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415);前机架(402)与后机架(403)平行放置,通过左机架定位销(411)和右机架定位销(412)固连,且左端部安装有左摇杆(417),右端部安装有右摇杆(416),前机架(402)与后机架(403)的中部安装有左曲柄(419)、右曲柄(418),左传动连杆(409)的一端与左曲柄(419)的末端相连,左传动连杆(409)的另一端与左摇杆(417)的末端相连,右传动连杆(410)的一端与右曲柄(418)的末端相连,右传动连杆(410)的另一端与右摇杆(416)的未端相连;左齿轮(413)安装在左曲柄(419)的轴上,右齿轮(414)安装在右曲柄(418)的轴上,所述右齿轮(414)为组合齿轮,其大齿轮与左齿轮(413)啮合,其小齿轮与主动齿轮(415)啮合;左机架座(405)固连在后机架(403)的左侧,右机架座(406)固连在后机架(403)的右侧,左机架座(405)的安装面固连在以壳体(1)中心线对称划分的左半部分壳体上,右机架座(406)的安装面固连在以壳体(1)中心线对称划分的右半部分壳体上;方向舵(506)固连在方向舵轴(501)上,方向舵轴(501)垂直安装在壳体(1)的后部;方向舵摇臂(513)固连在方向舵(506)的侧面上;左升降舵(504)、右升降舵(505)分别固连在升降舵轴(502)的两端,升降舵轴(502)与壳体(1)的后部保持水平;方向舵连杆(508)的一端连接在方向舵摇臂(513)上,另一端安装在左舵机(510)的摇臂末端,左舵机(510)固连在左舵机架(512)上,左舵机架(512)固连在壳体(1)内;升降舵连杆(507)的一端与升降舵摇臂(503)上,另一端安装在右舵机(509)的摇臂末端,右舵机(509)固连在右舵机架(511)上,右舵机架(511)固连在壳体(1)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537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制的IDS通讯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加筋增强型木塑型材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