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叶薯蓣的扦插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3809.1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99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刀祥生;唐寿贤;鲁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223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菊叶薯蓣茎蔓生长快、便于采集插条、采后容易萌发和繁殖倍数大等特点,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菊叶薯蓣扦插繁殖方法,包括采集插条、剪插穗、浸染、扦插和苗床管理等步骤。实验表明,该方法亩产菊叶薯蓣种苗近10万株,种苗移栽后三年,亩产鲜块茎可达6000千克,干块茎皂素含量达到3~4%,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一方面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同时也保护了野生资源,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蓣 扦插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菊叶薯蓣的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1)采集插条:选择直径1~2.5mm、年龄2~6个月生的菊叶薯蓣茎蔓作为插条,采集备用;(2)剪插穗:在荫凉处将备用的茎蔓剪成长6~8cm的插穗,每个插穗应具一个腋芽和一片完整的叶,插穗基部距腋芽1~1.5cm处剪成斜面,插穗上端剪平;(3)浸染、扦插:将插穗基部置于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或置于生根粉粉剂中蘸染药粉,并按常规方法扦插于基质中,株距3~4cm,行距6~8cm,深度3~4厘米,控制荫蔽度为80%~90%;(4)苗床管理:扦插后的苗床应立即浇足水,并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一次,以后按正常的水分管理进行浇水;当插穗大部分生根、抽芽时,可将荫蔽度减少到40%~60%,按常规工艺进行炼苗处理后即可移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38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活时间可更新的专用无线链路重配方法
- 下一篇:快速制作动画的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