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0050.1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91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方;王能为;郭爱民;陈方玉;吴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11/00;B21J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在超低碳贝氏体钢中获得超高强度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始锻温度为1050~1150℃,终锻温度为700~750℃的条件下锻造成型后直接利用锻造余热淬火;②将锻造余热淬火后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坯置于200吨位的冷压力试验机平台上在室温压下,当压下量达到70~75%时结束冷压;③将冷压后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置于热处理炉中升温加热,当温度升至200~250℃时保温1~2小时,随后空冷至室温即得到超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结果表明,经本发明工艺方法处理所得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洛氏硬度和抗拉强度大大提高,而且操作简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超低碳贝氏体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始锻温度为1050~1150℃,终锻温度为700~750℃的条件下锻造成型,然后直接利用锻造余热淬火;②在室温下将锻造余热淬火后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冷压,当压下量达到70~75%时结束冷压;③将冷压后得到的超低碳贝氏体钢进行热处理,当温度升至200~250℃时保温1~2小时,随后空冷至室温即得到超高强度超低碳贝氏体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00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聚合环流反应器中乙烯和烯烃共聚单体共聚的方法
- 下一篇:铸件的制造方法